报到证有什么用?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,就业面临档案、户口迁移等相关问题。报到证就是派遣证,派遣证是原来的叫法,现在统一都是报到证,分上下两联,分别叫报到证,和就业通知书。一联单位留存,一联存放在个人人事档案里。学校相关部门依据“报到证”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、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,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“报到证”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,就业单位凭“报到证”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。
一、什么是报到证?
《报到证》由原来《派遣证》转化而来,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(普通全日制,也就是统招生)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,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。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,须持《报到证》。学校相关部门依据《报到证》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、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,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《报到证》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,就业单位凭《报到证》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。
二、报到证用来做什么?
毕业后要拿着报到证到指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(报到证抬头)报到,一年后转正定级具备干部身份。
三、什么是干部身份?干部身份有什么用?
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,人事管理的制度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,比如报考公务员,一些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。职称的认定、评定,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。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,正常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:农民、工人、干部。农民归农业部管理,工人归劳动局管理,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。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,属于国家干部身份。
干部身份有什么用?这个因人而异,有些人可能毕业后自己出来做生意,或者在私人企业上班,这样干部身份好像没什么用。但是一旦你以后想考公务员,事业单位,国有企业单位,干部身份是必备的。你没有干部身份,即使你考上了也入不了职,也是要作废的。因此,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回去报到,有些东西觉得自己用不上,不关心,但是一旦以后想要用到而你没有,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挡住了,到时候谁都帮不了你。
四、怎么报到?具体的程序是怎样的?
要求在7月1号-30号持报到证,身份证和毕业证(这是一般情况,具体地方有具体要求,需要先电话确认所需资料)。带着这三样东西到生源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报到。